2015年4月19日 星期日

小小孩應有的餐桌禮儀

小小孩應有的餐桌禮儀
小小孩應有的餐桌禮儀 作者:奇蜜親子網專業編輯

吃飯,應該是味覺、視覺的享受;如果一同吃飯的人,不但過度喧嘩,還將嘴裡的飯菜露出來給別人看,都會讓人覺得好不雅觀、也很不舒服。而且,吃飯原本就該是件輕鬆自在的事情,如果在吃飯時間還必須大吼大叫、追趕跑跳那真是讓人覺得好累又好沮喪。所以,吃吃飯當然可以很簡單,可是有些該注意、該教導給孩子的禮儀守則,如果疏忽了,不但自己會很累,對別人,也不禮貌!

練習做個小大人
  2.3歲的孩子,就可以跟大人一起進食了。他們可能會有一個自己的座位、一套自己的餐具、一份自己的餐點。讓小朋友從與家人一同用餐的過程,模仿學習別人的動作與禮貌。這時,身教就真的是相當重要囉!吃飯不亂走亂跑、嘴巴有食物就不說話、請別人夾菜或遞餐盤,都要說請、謝謝、說話小聲不喧嘩、不看電視配飯,及在孩子可以自己吃得更好時,進一步要求飯菜吃乾淨、不掉屑屑…這些生活飲食習慣,除了讓寶寶自己邊看邊學、我們也邊做邊教。孩子經過潛移默化,一定可以做得很好。
  在服裝上也要注意。帶孩子外出吃飯,不論是自家人、或是朋友聚餐,都讓孩子穿著適宜的外出服或作客服,讓孩子了解不同的場合,就會有不一樣的服裝、不一樣的禮節,這是相當實際的機會教育。

學習做點簡單家事
  給孩子機會,做做簡單的家事,例如:排、收、洗、擦盤碗筷、擦桌子、佈置餐廳…的工作。讓小朋友在用餐前後,做做整理與收拾的事,不僅能先培養吃飯情緒、也可以體驗用餐規矩(例如:碗筷不可敲敲打打、一人一套餐具不混亂…)。這些工作的安排,不但讓孩子知道更多餐桌禮儀的方式,也幫自己找到一個得力的家事小幫手喔!

讓孩子學會自己控制時間
  開飯前十分鐘,就提醒孩子:「再10分鐘就要吃飯飯了!要準備收玩具囉!」給孩子時間收拾玩具、把卡通看完,給他時間結束現在正在進行的活動。否則,硬要把孩子從正有趣的遊戲或畫面中拉出來吃飯,不但困難,也實在不盡人情!

  只要孩子不是生病,輕鬆看待孩子在吃飯時的種種狀況,不但可以讓自己不動肝火,也讓孩子學會更注意自己的生理時鐘:當他肚子真的餓了,反而就會願意乖乖用餐的!因為,畢竟不是要強迫孩子吃飯,而是要想辦法讓他、等他產生想吃東西的慾望!以合理成熟的態度要求小小孩,其實他會很得意的呢!他會把自己的行為表現的像小大人一樣的!

2014年9月29日 星期一

鼓勵創意,別怕「鬼主意」!

鼓勵創意,別怕「鬼主意」!
鼓勵創意,別怕「鬼主意」!
文章來源:奇蜜父母學習中心2009/03/20
  現在的爸爸媽媽,都希望孩子頭腦聰明、思想靈活,可是您知道嗎?要孩子有創意,除了從日常生活中啟發以外,也必須有適當的教養態度來配合唷!您的一些想法或態度,或許正不知不覺地在壓抑孩子的創造力發展呢!「別人都是……,你怎麼會……?」
  首先,爸媽必須尊重孩子的個別差異,了解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也都有各自的長處。有的孩子擅長語文,從小就能滔滔不絕、口才便捷,有的孩子長於藝術, 一拿起畫筆就有模有樣、揮灑自如。每個孩子各有其不同的天份和能力,爸媽也應該依據孩子的特質提供不同的機會和環境,幫助孩子充份發揮所長。千萬避免性 別、角色的刻板印象,陷入「哥哥那麼會……,弟弟也應該要……」或是「男生應該…」、「女生應該…」的迷思中。
老是以同樣的標準來要求不同的孩子, 可能會「揠苗助長」,也可能會「埋沒人才」呢!怎麼老想些奇怪點子?當孩子提出一個新想法,您是不是會馬上說:「別亂說 話!」「這樣不行啦!」「不要亂出點子!」這樣的反應,很可能就把孩子剛萌芽的創造力給扼殺了。站在大人的角度,孩子的想法或許「另類」到讓您根本不曾考慮過其可行性,不過,試著給自己一段緩衝的時間,想想孩子為什麼會這麼想,說不定您會發現孩子真是個天才。對於孩子不時的「突發奇想」,爸媽不妨放寬心, 給孩子「認真幻想」的機會,多給予正面的回應,甚至提供孩子進一步的思考方向。別擔心這樣的放縱會讓孩子腦袋「秀逗」,隨著年紀漸長,孩子會知道「真的」與「假的」,只要在不脫離現實的基礎上,想法獨特一點又有何妨?鬼靈精,傷腦筋?
您是否認為孩子乖巧最重要?可是您知道嗎?創造力高的孩子,因為腦袋點子多,通常也比較好奇、好動、愛嘗試、愛冒險,也因此較容易闖禍。如果您只看到孩子「異想天開」後的結果,而不去深究孩子 這樣做的原因,只是一味認為孩子「與眾不同」就是不好、「一肚子鬼主意」就是不乖,而大加責罰,久而久之,孩子也會視自己的創意想法為爸媽不喜歡的「鬼點子」,而刻意去壓抑,這樣一來,孩子的創造力也就愈來愈發揮不出來了。
或許,收拾孩子闖禍的殘局,的確是需要很多容忍的工夫,不過換個角度想,您的孩子比 別人更聰明呢!別急著發火,問問孩子的想法是什麼,然後告訴他可以怎麼做,但是最好不要怎麼做,將孩子的創意引導到適當的發揮空間,這樣不但可以落實孩子 的想法,也兼顧了現實面,不是很好嗎?點子多、想法獨特的孩子,更需要爸媽的體諒與支持。創造力高的孩子或許不如別人文靜乖巧,但是如果引導得宜,卻會是個潛力無限的孩子。放開心胸,去欣賞孩子的創意,未來您就會在孩子慧黠的雙眸中,看到一個閃亮的。

2014年9月24日 星期三

做中學讓孩子增強學習力

做中學讓孩子增強學習力
做中學讓孩子增強學習力 ~奠定學習基礎,讓孩子多動手累積經驗~
文章出處:學前雜誌 作 者:洪蘭

爸媽必須適度的放手讓孩子自己嘗試,孩子的生存本能才能充分發揮出來;而放手的時機並沒有一定公式,爸媽要依孩子的個性來調整教養的方法。在2月號的〈學前教育〉中,有好幾篇文章談到「放手,讓孩子自己學習」有讀者問:「放手的原則是什麼?有沒有指標?怎麼知道什麼時候該放手?」這真是個好問題,太早放手怕孩子會受傷太晚放手孩子不能忍受父母的嘮叨,這個拿捏需要智慧並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公式,因為教養孩子是藝術不是科學沒有重複性。
父母要依孩子的個性,調整教養他的方法。通常適用於老大的並不見得適用於老二,但是,不變的教養原則,在於放手而不致有不可逆後果的,才可以讓孩子去試一試。比如,有生命危險的事就不可以讓孩子去嘗試,因為生命是不可逆轉的。

1.自己動手做,大腦活化程度更強:
在腦造影的實驗中「經驗」決定孩子大腦神經迴路的連接,模仿別人動作跟自己做這個動作的媒介,雖然都是前運動皮質區的鏡像神經元,但是自己動手做時活化的程度不同也牽涉到更多不同的大腦部位,如負責肌肉、骨骼運動的大腦區域、眼手協調的區域及它們的回饋,這個回饋系統非常重要它會修正動作,使動作越來越精準;我們常看到搖搖擺擺學走路的孩子在做對一件事之後,他會退回去原處,再來一次,這個再來一次就是要確定剛剛那個成功的動作它所動用到的參數 (parameters)是正確的,在第二次又成功之後孩子會一遍、兩遍、三遍去做這個動作直到熟練為止,這個重複性的動作就是將這個神經迴路固化(consolidation),當下次要再做這個動作時只要起意念,它會像拎粽子一樣找到繩子的頭一串粽子就出來了。

2.透過經驗的累積,孩子能舉一反三:
一旦整個迴路不停的被活化,它最後會變成自動化的動作,這時就不再需要大腦的資源去調整它、監控它了,所以經驗對孩子的學習來說非常重要,沒有東西可以取代它。蒙古有一句格言:「用嘴巴殺死的獵物搬不上馬,用言語殺死的獵物剝不了皮」看一百遍不如自己動手做一遍,所以在科學實驗上,老師都強調 「hands-on」,要學生動手做,刺激神經的連接與迴路的修正從做中學習它更增加孩子學習新東西的能力,新的聯結可以利用既有的迴路做基礎從中再去發展更新的聯結,神經迴路的活化是個骨牌反應它像水閘的門打開一樣,讓水流到所有相連的溝渠中變成觸類旁通、舉一反三而達到類化的效果。

3.對於危險的學習,一次就深印大腦:
對一些危險的事情,與其警告、防範、禁止不如 教他什麼是正確的動作,小學三年級以上的孩子就可以教他正確的使用爐火或工具的方法,父母也不妨讓他嘗試一下做了危險動作會發生什麼後果讓他不致再做出危險的事。我們天生有「一次學習」(One-trial Learning) 的機制,只要跟生存有關的學習一次就深烙大腦,形成強固神經連接再也不忘。很多孩子愛玩火(火焰的跳動是一個非常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東西)父母履戒不聽,國外的父母便會把孩子的手指頭抓去碰一下爐子讓他燙過一次以後就再也不敢玩火;這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求生本能,因為人生有些事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是百年身,所以對於一般性的學習它讓我們一再嘗試熟能生巧,但是對危險的學習一次就終身不忘。

4.爸媽適度放手,讓孩子身心充滿活力:
大自然對學習強調的是「經驗」,所以,放手對中國的父母來說特別重要,大部分華人的父母不喜歡孩子奔跑,要孩子中規中矩,其實奔跑對大腦來說,它是視覺刺激不停的在改變,孩子的眼睛一定要放在前方的目標 (大人不妨自己試試看),如果一邊跑一邊左顧右盼,僅速度會慢下來也會絆倒,因為注意力的資源被分散了;當奔跑時內耳的半規管在急速的工作以保持身體的平衡一些祖先傳給我們生存的本能全部都發揮出來,肌肉的運動帶來多巴胺神經傳導物質的大量分泌多巴胺使得大腦的愉悅中心活化;孩子在跑的時候臉都是笑開的,所以,適度的放手是必要的。

現在正是春暖花開的時候,不妨多帶孩子去公園或野外踏青,在野外奔跑一小時所帶給孩子的健康和活力勝過吃補品和營養劑,因為它是身和心的總補給。

2014年9月18日 星期四

孩子是小迷糊,怎麼辦?

孩子是小迷糊,怎麼辦?
孩子是小迷糊,怎麼辦?

本文摘錄自《學前教育月刊》1995年7月號,p.51

Q:我的兒子五歲半了,還算乖巧,只是他總迷迷糊糊、懶懶散散的,常常忘東忘西,總要我東叮嚀西催促,這副德性最讓我生氣,我該怎麼幫他糾正這個壞毛病呢?


A:略帶迷糊個性的人,常常讓人覺得可親又可愛,相處起來挺有樂趣。但是太迷糊了而影響正事時,我們又受不了,尤其爸媽面對孩子的迷糊,甚至造成學習上的障礙時,最是不能忍受。其實,幼兒的注意力不但短暫,還非常容易因外界事物而分心,再加上幼兒的時空概念並不很明確,對身邊事物的重要性及秩序性往往不能牢牢記住,所以手邊的玩具,常常玩一個就丟一個,忘記歸回原位,甚至連東西放在那兒都忘得一乾二淨,這種迷糊的特性在幼兒期是相當普遍的現象。

孩子在一至三歲之間,正是建立生活自理能力的關鍵期,舉凡進食、穿衣;收拾…等習性及能力,都是在這個時期學習並精進的,假若孩子沒有機會學習,日後會因為無法掌握操作時的順序與方法,常有笨拙的反應,讓大人誤以為是迷糊或懶惰成性。

另外,孩子的迷糊特質往往又和大人的教養態度與方式有關。在家居生活中,大人若喜歡凡事代勞,又不樹立良好榜樣時,孩子的迷糊會越加嚴重。所以要改善孩子的問題,不僅要從孩子本身著手改善,更重要的是,重新調整整個家庭氣氛。要讓孩子不迷糊的首要原則,就是賦予孩子完成工作的責任感。很多大人時時把孩子的日常瑣事掛在嘴邊叨唸,久而久之,爸媽的叮嚀及提醒只像耳邊風一般,絲毫沒有任何作用。不妨和孩子制訂生活公約,約定好賞罰原則,鼓勵孩子建立正向的行為;對孩子而言,明確的賞罰 (如:洗完澡才能看電視、吃完飯才能去公園散步),反而具有自然的督促效果。

孩子的迷糊、忘性,還可能與爸媽所給予的指令及指導有關,有時候爸媽的一大串指令,聽得孩子是迷迷糊糊,弄不清楚狀況,只好馬虎帶過。因此,面對越迷糊的孩子。須將指令縮短,並明確說明,甚至將完成工作的必要步驟做充分的示範及演練,讓孩子有機會學習處理身邊事務。透過工作完成後的成就感,以及家人的鼓舞,說不定能夠把迷糊蛋搖身一變成為勤勞的小蜜蜂呢!